近年來,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快速進展,已逐漸滲透進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。 此次參加「Japan IT Week」展會之前,感謝 數位產業署數位服務組 與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(CISA) 特別安排參觀與 AI 題材高度呼應的開發區——高輪 Gateway City。 這座城市開發案結合資料基礎建設、AI 系統驗證、智慧交通與共享辦公空間, 不只是建築工程,更像是一場關於「未來生活場景」的實踐。
提到東京,對許多台灣人而言,是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。從淺草、涉谷、表參道,到台場和新宿,無論自由行或商務出差,幾乎每個角落都曾被打卡過無數次。 然而,在這座熟悉城市的心臟地帶,正悄然醞釀著一場嶄新的城市革新——高輪 Gateway City。
高輪 Gateway City 於 2025 年 3 月 底 正式開幕,匯聚辦公空間、共享設施、展演中心、智慧交通節點以及 AI 整合的日常場景, 成為結合「資料、創新與人本生活」的嶄新場域。此次我們作為參展者提前探訪,感受到日本對未來城市的實踐與生活模式的願景。
高輪 Gateway City 坐落於 高輪ゲートウェイ駅 旁,是日本鐵道百年歷史中,山手線睽違 49 年來首度新增的車站。 該站於 2020 年 3 月啟用,由建築大師 隈研吾 設計,以「未來 × 和風」為主軸打造, 結合了玻璃帷幕與木質結構的柔性美學,成為東京南端新地標。
高輪 Gateway 站不僅屬於山手線與京濱東北線交會點,更與機場聯絡路線 京急本線的泉岳寺站 僅一站之遙。 從這裡前往 羽田機場最快只需約 18 分鐘,也可轉乘直達成田機場, 無論國內外旅客或商務通勤者,都享有高度便利的轉乘網絡。有全日本首見的機器人警察、無人超商、購物機器人還有AI旅客服務中心等設施。
此外,高輪 Gateway City 還與都市再開發的「品川田町再開發計劃」連動, 未來將透過連接新建車站、複合設施、步道綠廊,打通品川港區至濱松町整體都市動線, 構築出新一代「智慧移動都市區」。其中有部分重要的 AI 導覽設施,日本也採用了台灣民間企業所研發的裝置,突顯兩國在未來 AI 發展合作上有著深度良好的合作關係。
以往只有在新建案科技影片中才能看到的智慧場景模擬,如今在 高輪 Gateway City 的中庭成真。 這裡完整呈現出高實現度的未來城市生活畫面,令人彷彿置身科技原型的真實體驗之中。
中庭配置了多項 AI 駕動的公共服務,包括即時路線規劃、用戶行為預測、商圈行銷推播,以及自動駕駛公車的即時接駁資訊等。 所有功能皆由 AI 系統即時判斷,並透過雲端平台高效部署與運作,真正實現了「城市智慧」的具象化。
劇場內禁止拍攝,卻也因此讓人更專注於眼前的體驗。 高輪 Gateway City 的概念影片,以從人空視角開始的鏡頭,轉化為劇場式敘事的沉浸演繹, 帶領觀眾走入一場以「AI × 社會實驗」為主題的城市未來藍圖。 在 高輪 Gateway City 的整體規劃中,不乏對日本傳統文化的敬意—— 無論是空間設計中的和風語彙、材料運用的自然質感,或是動線與人流之間的禮節感, 都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雖朝未來邁進,卻從未忘記其文化根基。
這種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策略,與即將在 2025 年舉辦的「大阪・關西世博(Expo 2025 Osaka)」不謀而合。 兩者皆以「未來社會的設計與驗證」為主軸,將 AI、環境、福祉、文化放入城市核心架構之中, 強調創新不只是形式,更是價值的實踐。
我們的參訪行程最後來到 高輪 Gateway City 內的 LISH 共享辦公空間。 不同於傳統共享辦公空間的格狀模組, LISH 採用大量 圓形、弧面與半開放式模組化設計, 打造流動感與科技感兼具的互動空間。 無論是 AI 設備即時偵測使用者行為、或是跨國創業團隊現場演示的原型設備, 這裡處處都是實驗室,也是舞台。
接待人員特別提到,LISH 與 新加坡國立大學(NUS) 有著長期且深度的合作關係。 新加坡作為連結東西方的戰略節點,已逐漸成為亞洲創新輸出的「跳板城市」, 而日本則透過 高輪 Gateway City 與 LISH,把這樣的國際網絡實踐在地測試。
最後,在本次 Japan IT Week,我們將分享全新的社群數據洞察、AI 驅動的 KOL 技術與行銷應用,整合跨境推廣中可落地的實務案例。從平台演算法優化,到台灣旅日觀光市場的趨勢追蹤。我們 Japan IT Week 會場見!
2025.04.22